首页>>客服中心>>学术快讯>>2012年 第一卷 第二期(胃肠肿瘤专刊)

 

华因康基因学术快讯【2012年 第一卷 第二期(胃肠肿瘤专刊)】


 

文章一:

阿司匹林、 PIK3CA突变与结直肠癌生存

Aspirin Use, Tumor PIK3CA Mutation, and Colorectal-Cancer Survival

原文发表于:N Engl J Med  2012; 367: 1596-1606.

【摘要】

      背 景:诊断为结肠癌后经常使用阿司匹林已得出很好的临床结果。实验证据表明,通过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也被称为环氧合酶-2)下调PI3K信号活动。本研究假设,对于PIK3CA基因突变患者,阿司匹林对其生存及预后的影响与PIK3CA野生型的肿瘤患者有所不同。

      方 法:我们从两项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964例直肠或结肠癌的患者,其中包括诊断后使用阿司匹林的PIK3CA突变或未突变的患者。我们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死亡风险比。同时检测肿瘤标志物,包括PTGS2,磷酸化AKT,KRAS,BRAF,微卫星不稳定性等。

      结 果:PIK3CA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在诊断后经常服用阿司匹林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风险比为0.18;  95%CI;  0.06-0.61; P < 0.001)和总生存期(风险比0.54; 95%CI; 0.31-0.94; P=0.01)。相反,在PIK3CA野生型患者中,诊断后经常服用阿司匹林并没有提高特异性生存率(风险比为0.96; 95%CI ; 0.69-1.32; P=0.76; P=0.009)或总生存期(风险比为0.94; 95%CI ; 0.75-1.17; P=0.96; P=0.07)。

      结 论:突变PIK3CA结直肠癌的患者诊断后经常服用阿司匹林能够显著延长生存,但野生型PIK3CA患者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PIK3CA突变在结直肠癌中或可作为预测阿司匹林辅助治疗的的分子生物标志物。


文章二:

错配修复缺失作为结肠癌基于氟尿嘧啶辅助治疗效率缺失的预测标记物

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 As a Predictive Marker for Lack of Efficacy of Fluorouracil-Based Adjuvant Therapy in  Colon Cancer

原文发表于:J Clin Oncol  2010; 28: 3219-26.

【摘要】

      目 的:先前的报道显示,与具有微卫星稳定或DNA错配修复正常(pMMR,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的患者相比,具有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high-leve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或DNA错配修复缺失(dMMR,defective DNA mismatch repair)的结肠癌患者生存获得改善,且不能从氟尿嘧啶(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中获益。我们对Ⅱ期、Ⅲ期结肠癌患者检测了MMR水平以作为预测辅助治疗是否获益的指标。

      方 法: 我们对先前被随机分配至氟尿嘧啶治疗组(FU+左旋咪唑或FU+四氢叶酸;n=229)或无术后治疗组(n=228)的457名患者进行了MSI检测或免疫组化检测错配修复(MMR,DNA mismatch repair)蛋白。随后将此次获得的数据与先前的数据合并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为比较无病生存时间(DFS)。

      结 果:457名患者中共有70例(15%)检测出DNA错配修复缺失(dMMR)。辅助化疗明显改善了错配修复正常(pMMR)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风险比HR=0.67;95%CI,0.48~0.93;P=0.02)。在具有dMMR的患者中,与无术后治疗相比,接受氟尿嘧啶治疗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无改善(HR=1.10;95%CI,0.42~2.91;P=0.85)。对1027例患者(其中dMMR病例数n=165)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后,发现了同样的结果。在合并分析的具有dMMR的Ⅱ期结肠癌患者中,氟尿嘧啶治疗较无术后治疗的总生存率反而下降(HR=2.95;95%CI,1.02~8.54;P=0.04)。

      结 论:依据错配修复(MMR)水平对病人进行分层,可为结肠癌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本研究的数据表明,结肠癌患者MMR水平检测对需接受氟尿嘧啶单药治疗患者是必要的,是制定治疗方案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期学术快讯全文下载: